臭氧氧化催化劑-Lihua
MBR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種由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膜的種類繁多,按分離機理進行分類,有反應膜、離子交換膜、滲透膜等;按膜的性質分類,有天然膜(生物膜)和合成膜(有機膜和無機膜) ;按膜的結構型式分類,有平板型、管型、螺旋型及中空纖維型等。
膜-生物反應器主要由膜分離組件及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通常提到的膜-生物反應器實際上是三類反應器的總稱: ① 曝氣膜-生物反應器(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AMBR) ; ② 萃取膜-生物反應器( ExtractiveMembrane Bioreactor, EMBR ); ③ 固液分離型膜-生物反應器( Solid/Liquid SeparationMembrane Bioreactor, SLSMBR, 簡稱 MBR )。
除生活污水外,MBR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如處理食品工業廢水、水產加工廢水、養殖廢水、化妝品生產廢水、染料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均獲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90 年代初,美國在 Ohio 建造了一套用于處理某汽車制造廠的工業廢水的 MBR系統,處理規模為151m 3 /d,該系統的有機負荷達 6.3kgCOD/m 3 · d ,COD 去除率為 94%,絕大部分的油與油脂被降解。
2、MBR裝置應用范圍
(1)民用:
市政、生活污水處理廠新建、升級、改造;
市政、生活污水中水回用。
(2)工業:
可生物降解工業廢水處理站新建、升級、改造;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
工業廢水深度處理;
工業廢水中水回用。
3、臭氧氧化工藝
3.1工藝簡介
臭氧氧化工藝是一種處理廢水的后期工藝,一般與MBR工藝聯用,在MBR工藝后使用臭氧氧化工藝,可確保廢水COD及TOC達排放指標。具體做法為用空氣制成濃度一般為10~20毫克/升的臭氧;或用氧氣制成濃度為20~40毫克/升的臭氧,這種含有一定重量比臭氧的空氣或氧氣混合氣就是水處理時所使用的臭氧化氣。臭氧化氣通過氣水接觸設備擴散于待處理水中,通常是采用微孔擴散器、鼓泡塔或噴射器、渦輪混合器等,在這些氣水接觸設備中裝填臭氧氧化催化劑可使氧化效率得以提升,可以提升COD去除率及TOC脫除率并達排放指標。
備注說明:在臭氧氧化工藝中,臭氧的利用率要力求達到90%以上,如外排尾氣含有剩余臭氧,為避免污染空氣形成二次污染,建議尾氣可回至臭氧氧化工藝循環利用;或者尾氣采用臭氧分解催化劑、霍加拉特劑或活性炭等吸附催化分解后再外排。
3.2陶基臭氧氧化催化劑
催化臭氧技術是基于臭氧的上等氧化技術,它將臭氧的強氧化性和催化劑的吸附、催化特性結合起來,能較為有效地解決有機物降解不完全的問題。多相催化臭氧化法利用固體催化劑在常壓下加速液相(或氣相)的氧化反應,催化劑以固態存在,易于與水分離,二次污染少,簡化了處理流程,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本公司生產的錳砂臭氧氧化催化劑是以多孔錳砂制備的高效有機廢水凈化用臭氧氧化催化劑;適用于石化、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等廢水治理,具有優良的降解效果及高的礦化能力,廢水CODCr去除率及TOC (總有機碳)去除率較好,空白對比提升率超20%。
3.3陶基臭氧氧化催化劑操作參數:
3.3.1實驗室模擬廢水源:苯酚稀溶液
3.3.2中試模擬廢水源:海藻酸鈉,富里酸和牛血清蛋白
3.3.3實驗環境:常溫常壓
3.3.4濃度設置:(1)COD400-550mg/L;(2)COD100-150 mg/L;(3)COD60-70 mg/L
3.3.5臭氧投放濃度≥50mg/L(公司建議)
3.3.6臭氧/COD質量比1-2;建議1.5
3.3.7催化劑空速:10-200h-1
3.4陶基臭氧氧化催化劑質量標準
序列號
|
測試項目
|
技術參數
|
1
|
液體空速
|
10-200 h-1
|
2
|
操作壓力
|
≥0.1MPa
|
3
|
操作溫度
|
≥20℃
|
4
|
臭氧投放濃度
|
≥50mg/L
|
5
|
CODCr去除率
|
≥50﹪
|
6
|
空白對比CODCr提升率
|
≥20﹪
|
7
|
壽命
|
≥3年
|
8
|
活性組分含量
|
≥5.0%
|
9
|
堆積比重
|
1.2±0.1g/mL
|
10
|
規格
|
Φ3-5或Φ4-6等
|
11
|
抗碎強度
|
≥6 MPa
|
12
|
年磨損率
|
<3%
|
13
|
鹽酸可溶性
|
≤1.2%
|
14
|
泥等雜質量
|
≤0.8%
|
15
|
外觀
|
黑色球狀
|
16
|
包裝
|
防潮密封
|
氧化鋁基臭氧氧化催化劑
催化臭氧技術是基于臭氧的上等氧化技術,它將臭氧的強氧化性和催化劑的吸附、催化特性結合起來,能較為有效地解決有機物降解不完全的問題。多相催化臭氧化法利用固體催化劑在常壓下加速液相(或氣相)的氧化反應,催化劑以固態存在,易于與水分離,二次污染少,簡化了處理流程,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本公司生產的臭氧氧化催化劑是以稀土改性活性氧化鋁為載體,以過渡金屬復合氧化物為活性組分的高效有機廢水凈化臭氧氧化催化劑;適用于石化、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等廢水治理,具有優良的降解效果及高的礦化能力,廢水CODCr去除率達60%以上,TOC (總有機碳)去除率達50%以上。
1. 技術指標
序列號
|
測試項目
|
技術參數
|
1
|
液體空速
|
10-200 h-1
|
2
|
操作壓力
|
≥0.1MPa
|
3
|
操作溫度
|
≥20℃
|
4
|
臭氧投放濃度(建議)
|
≥50mg/L
|
5
|
CODCr去除率
|
≥60﹪
|
6
|
空白對比CODCr降解提升率
|
≥30﹪
|
7
|
壽命
|
≥3年
|
8
|
堆積比重
|
0.7±0.05g/mL
|
9
|
規格
|
Φ3-5或Φ4-6等
|
10
|
抗碎強度
|
≥100N/顆
|
11
|
活性組分含量
|
≥8%(或者根據客戶要求)
|
12
|
年磨損率
|
<5%
|
13
|
雜質量
|
≤0.2%
|
14
|
外觀
|
黑色球狀
|
15
|
包裝
|
防潮密封
|
3.催化機理
(1)、有機物被化學吸附在催化劑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親核性的表面螯合物,然后臭氧或者羥基自由基與之發生氧化反應,形成的中間產物金額能在表面進一步被氧化,也可能脫附到溶液中被進一步氧化,一些吸附容量比較大的催化劑的催化氧化體系往往遵循這種機理。
催化劑裝填使用說明
(一)、準備工作
a) 在濾池鋪裝瓷球和臭氧氧化催化劑以前,應先**濾池內一切部位的全部雜物,并清洗干凈;應先檢查配水配氣的管系是否水平、孔眼或縫隙是否暢通無阻;再按設計沖洗方法用水或氣水沖洗,觀察沖洗時配水配氣系統的水或氣水分布是否均勻和有無滲漏。
b) 在濾池內壁按瓷球和臭氧氧化催化劑的各層設計頂高畫水平線,作為鋪裝高度標記。
(二)、鋪裝
a) 鋪裝瓷球時,應避免損壞濾池的配水配氣系統。應均勻傾撒瓷球,嚴禁由高向低把瓷球傾倒至配水配氣系統。鋪裝人員不應直接在承托料上站立或行走,而應站在平板上操作,以免造成瓷球的移動。
b) 使濾池充水并使水面符合池內壁水平線,以校核鋪裝的瓷球頂高。瓷球頂面與水面的高度差值應小于10mm,瓷球頂面高于與低于水面的面積之和應小于10%。
c) 在下層瓷球頂面符合要求后,再開始鋪裝上一層瓷球(依次是φ50mm、φ40mm、φ20mm、φ10mm的瓷球)。
d) 瓷球全部分層鋪裝完成后,使濾池充水至洗砂排水槽以下。由槽頂向濾池中撒入預計數量的臭氧氧化催化劑。應盡量使撒入臭氧氧化催化劑均布全池,不應形成“小山丘”,裝填后要對產品均勻平整,操作人如果站在池內操作,人要踩踏在木板上。
e) 臭氧氧化催化劑安裝完成后,又從下至上鋪裝瓷球(依次是φ10mm、φ20mm、φ40mm、φ50mm的瓷球)
(三)、維護和使用說明
臭氧氧化催化劑及瓷球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用反沖洗的辦法來**污泥及漂浮物。開始沖洗時必須使用小沖洗強度,以便排除配水系統中的空氣。氣排完后,再逐漸提高沖洗強度。達到設計上限沖洗強度以前的歷時不應少于3min。沖洗水中夾帶大空氣泡時,極易攪亂分級的承托料。停止沖洗前應先逐漸降低沖洗強度。排水后,細心刮除該層承托料表面的輕物質和細顆粒。
使用臭氧催化劑提高氧化效果的三個小竅門。
臭氧氧化法的影響因素
★臭氧濃度
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小,提高臭氧的濃度能夠提高改變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平衡,使水中的濃度上升,進而提高臭氧氧化效果。
★體系的PH
反應體系的PH對臭氧氧化降解的影響非常大。體系的PH會直接影響以羥基自由基為主的各類自由基的產生。
★體系的溫度
體系溫度對反應速率有明顯的影響,溫度升高有有助于提高臭氧分子在水溶液中自分解產生自由基的濃度,同時溫度提高有助于水溶液的污染分子與臭氧分子或是自由基的平均分子動能,有利于污染分子與臭氧分子或是自由基的碰撞,從而提高氧化降解的速率。
催化臭氧技術是基于臭氧的高效水處理技術技術,簡化了處理流程,幾乎無二次污染。它將臭氧的強氧化性和催化劑的吸附、催化特性結合起來,能較為有效地解決有機物降解不完全的問題。
力華臭氧催化劑廣泛應用于石化、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等廢水治理,具有優良的降解效果及高的礦化能力,廢水CODCr去除率及TOC (總有機碳)去除率較好,空白對比提升率超20%。
助推環保事業,構建美麗中國。
www.bmw2202.com
臭氧催化劑咨詢專線:18979985936 彭冰潔